您好,欢迎来到宜昌市慈善总会!!!

→ 新闻资讯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我市“宜善行”小程序上线月余帮扶困难群众42名

2025-10-11 17:08

2025年9月5日,“宜善行”小程序宛如一缕温暖的阳光,洒落在宜昌这片土地上,瞬间在全市范围内激起热烈反响。这一便捷的指尖公益平台,巧妙整合助学圆梦、大病救助、急难帮扶三大慈善项目,将其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,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,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,汇聚起一股磅礴的爱心洪流。

截至目前,已经有2000多名热心市民借助“宜善行”小程序慷慨解囊,捐赠善款5万多元。300多名市民已通过“宜善行”小程序提交帮扶申请,经县、市两级慈善会审核,其中82人被纳入拟帮扶名单。通过市民的爱心捐赠及我们从2025年乡村振兴救急难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中注入“宜善行”小程序的救助帮扶资金,已经有42名困难群众陆续获得帮扶,发放帮扶资金9.55万元。

——“助医”雪中送炭,为重病家庭撑起一片天

点军区的汪建新,是“宜善行”助医项目众多受益者中的典型代表。这位农村低保户与肝癌抗争的七年,不仅是与病魔的生死较量,更是一个家庭在贫困线上的艰难挣扎。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间,三次住院治疗与持续门诊产生的近3万元自费医疗费,如同巨石压在这个早已入不敷出的家庭肩头。当汪建新因无力承担后续治疗而一筹莫展时,转机悄然降临。

这源于点军慈善协会开展的一场温暖接力:协会工作人员在市慈善总会领取“宜善行”小程序宣传资料后,立即深入各乡镇开展推广。工作人员通过精准宣传,将这个指尖上的慈善平台带到了汪建新所在的紫阳村。当了解到小程序可提供慈善帮扶时,长期被病痛与经济压力双重折磨的汪建新,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了申请,并及时获得了3000元帮扶金。尽管这笔慈善资金无法彻底消除病痛,但它实实在在地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危机,送去了社会的关怀与慰藉,让他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力量。这正是“宜善行”小程序创立的初衷——在人们最艰难的时刻,伸出援手,为他们点燃生活的希望之火。

——“助学”托举梦想,为寒门学子铺就成才路

在夷陵区龙泉镇龙镇村,有一对命运多舛却自强不息的孪生兄弟——19岁的陈然和陈旭(化名)。兄弟二人分别就读于湖北工业汽车学院和长江大学,均是品学兼优的大二学生。然而,命运的残酷早在数年前降临:母亲于2019年离世,父亲失踪多年杳无音信。失去双亲庇护的他们,瞬间成了无依无靠的“孤儿”。生活的困境没有击垮这对年轻人。他们无房无车,长期以校为家,只有暑假时,才会回小姨家借住。小姨的照顾虽温暖,却也无法完全承担两人的开销。每月2360元的低保金,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。求学之路,充满艰辛。

转机随着“宜善行”小程序在全市的正式上线而来。小程序上线后通过电视、社区海报、短视频矩阵等多元化宣传迅速铺开。陈然的小姨在刷短视频时偶然看到“宜善行”小程序的介绍,当即意识到这可能能帮到外甥。

“当时看着孩子们为了节省车票钱,寒暑假都留在学校打工,我这个做小姨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求助过程,小姨不禁眼眶泛红。她按照宣传指引,在“宜善行”小程序上提交了申请。很快,2000元的帮扶金便顺利打入了陈然的账户。陈然在收到帮扶后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:“社会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,我们一定会倍加努力学习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,将来有能力的时候,也要回馈社会。”

——爱心涌动“指尖”,凡人善举汇聚城市暖流

“宜善行”小程序的魅力,不仅在于它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求助的便捷通道,更在于它搭建了一个人人可参与、时时可慈善的爱心平台。来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胡先生,就是众多爱心捐赠者中的普通一员。作为一名本地上班族,他在浏览小程序时,被“圆梦助学”项目深深触动。出于对慈善事业的热爱和对家乡发展的支持,他毫不犹豫地捐赠了4000元,用于帮扶两名困难学子。

“捐赠仅仅只是出于对慈善和家乡的支持。”胡先生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心声。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只是通过“指尖”的轻轻一点,便将善意转化为实际行动。这种个人力量,聚沙成塔,汇流成河,正是“宜善行”小程序生命力的源泉。胡先生的善举,并非个例,它代表了宜昌这座文明城市中,无数普通市民内化于心的善良与担当。

“宜善行”小程序的上线与高效运转,是宜昌市慈善总会探索“互联网+慈善”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,它打破了传统慈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,让慈善行为更加日常化、便捷化。从精准帮扶重病家庭的“助医”,到托举寒门学子梦想的“助学”,再到应对突发困难的“救急难”,每一个项目都直指民生痛点,每一笔善款都承载着社会的温度。

目前,小程序运行平稳,求助与捐助渠道畅通。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切实管好、用好每一笔善款,确保帮扶过程公开、公正、透明、高效,让爱心精准送达最需要帮助的人手中。我们期待,未来能有更多的市民和企业通过“宜善行”这个平台,伸出援手,传递温暖,共同编织一张更加密实的民生保障网,让慈善之光照亮更多困难家庭的前行之路,为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幸福底色增添更加动人的光彩。

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市慈善总会办公室,联系电话:0717-6381335
地址: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环城南路南门后街6号
版权所有:宜昌市慈善总会 鄂ICP备13011022号-1

技术支持: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

微信扫一扫,关注我们